[人文] 金沙博物馆再出大招,带你走入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
摄影:肯尼思•加里特
供图: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继去年成功举办“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特展之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再放大招,和南京博物院联合引进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藏埃及精品文物,“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特别展览于1月23日隆重开幕,明日将与公众正式见面。155件来自远古埃及的文物,结合生动的沉浸式场景复原和动态多媒体展示,带领观众走入神秘辉煌的“法老与神的世界”。
古文明的隔空对话 双方馆长倾情推介
中加双方人员文物点交中
“古埃及人将太阳神视为最重要的神灵之一,他们称自己的国家为‘太阳的国度’,这与3000年前的古蜀先民崇拜太阳、万物有灵的观念相似。三星堆和金沙中出土了和太阳、鸟有关的文物,正是古蜀王国对太阳崇奉的表达,如今这两个古老的文明跨越了时空在金沙相遇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 王毅
“我馆有幸收藏了在北美最为重要的一批古埃及文物。这批藏品始于本馆创始人查尔斯•科雷利先生,他在19世纪初参与了埃及的考古发掘工作。埃及与中国之间的联系一直深深吸引着我馆的馆长们。这次特展将是代表双方合作的最好杰作。”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长 乔希•拜赛希
展陈设计创意叠出 多元展现法老世界
在展览入口处设有水纹灯,给观众带来穿越时空、畅游尼罗河的感觉。
2500 年前,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写道:“我将为埃及写下浩繁卷帙,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拥有如此之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伟大奇迹,也没有哪个国家拥有如此之多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浩大工程。”
2500 年后,古埃及文明的非凡魅力依然未曾消减。古埃及人以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审美观创造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其建筑风格、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经后世的广泛传播与不断融合,为西方乃至世界文化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展厅设计以人、法老、众神三条主线延伸,厅内悬挂整幅的纱幔分割出几何空间,用大面积的壁画烘托出神秘的气氛。
这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155件(组)埃及文物全部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涵盖了日常用具、首饰、木乃伊、法老雕像、亡灵书、青铜神像等多个种类,几乎是该馆埃及藏品中最受欢迎的藏品,更有些展品在来到金沙之前从未对外展出过。
展厅设计以人、法老、众神为主线延伸,分设《多彩的生活》《法老的永生》《众神的守护》三个单元进行展出。以人为主线的展品包括古埃及人日常食用的食品、装饰用的眼影、生活器具、彩釉装饰品等;按照法老为主线的展品包括与法老相关的兵器、木乃伊、亡灵书等;按照神为主线的展品主要包括众神的雕像与动物木乃伊等。观众通过观看展品,结合大幅壁画、丰富的文字以及多媒体等辅助资料,将对古埃及的生活、法老、军事、丧葬观念、宗教信仰等内容全方位了解,恍若置身于真实的“法老与神的世界”。
古埃及
法老与神的世界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从约公元前3100年那尔迈统一埃及,到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覆灭,经历了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象形文字、法老的神秘故事……令世界各地的人们为其着迷。
古埃及疆域示意图
公元前3世纪,埃及祭司兼历史学家曼涅托撰写了一部《埃及史》,把自第一王朝起至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30个(另一说31个)王朝,勾勒出古埃及漫漫历史的基本脉络。现代历史学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王朝划分为9个时期。
古埃及历史时间轴(请将图片顺时针旋转90度观看)
多彩的生活
定期泛滥的尼罗河形成的沃土良田使古埃及成为一个富饶的国度,古埃及人在繁忙的生产活动之余,也追求现实世界的物质享受。他们佩戴着色彩绚丽的首饰,使用着本地或进口的香氛化妆品,装点自己,享乐人生。
图坦卡门的妻子安凯塞那蒙正在给他涂抹加了香料的油,夫妻间的甜蜜瞬间就定格在图坦卡门金光闪闪的宝座上。
从沉没的卡诺普斯古城废墟中取回的珍宝——吊坠、串珠、卡子、一个扇形的花缀,还有其他饰物残片——令人想起古埃及奢华生活的传说。这样的财富构成了罗马侵占埃及的部分动机。
摄影:CHRISTOPH GERIGK
法老的永生
那尔迈创建第1王朝到罗马人入侵埃及,法老统治埃及长达3000余年。作为掌握全国军政、司法、宗教大权的最高统治者,法老对外率领军队平定战乱,维护国家统治;对内为众神修建神庙,敬献祭品,祈求人民生活安定;他自称是太阳神阿蒙-拉之子,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和化身。为了获得永生,法老修建宏伟的王陵,随葬丰富的陪葬品,并制作木乃伊以保存躯体,以此期望死后能获得重生,并享受永恒。
帝王谷隐藏在尼罗河以西的荒谷中,众多法老安息于此。
图坦卡门法老的层层棺椁,尤其是三具人形棺柩(两具为鎏金,一具为纯金)和精妙绝伦的黄金面具令人叹为观止。
著名的凯尔奈克阿蒙神庙的门廊。
开罗博物馆藏的一段壁画展现了拉美西斯二世处决努比亚、利比亚和叙利亚犯人的场景。他是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
摄影: O. LOUIS MAZZATENTA
众神的守护
古埃及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是以神为本的,他们认为人、神与自然和谐共生,神与人之间的活动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都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并能传达出永恒的神秘信息。为了获得众神的庇佑,他们修建神庙,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佩戴并随葬护身符。此外,他们还相信多数的神在冥界仍然能发挥作用,亡灵通过神的审判才能获得重生。
图坦卡门法老鎏金棺柩上的有翼女神。
拉美西斯六世陵墓顶部的壁画描绘了天空女神努特护佑法老顺利通向阴间的世界。
生前作为王后宠物的瞪羚受到与皇室成员同等的奢华待遇,被精心处理以求永世长存。它被安置在度身定做的木棺中,伴随主人一起下葬。
摄影:RICHARD BARNES
展品精彩纷呈
彩釉珠宽领项圈
项圈由蓝色、黄色、绿色、白色和红色的彩陶珠组成,呈现为果实、叶子和花,整齐地排成五列。这些珠子很有可能是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里1891年在阿玛纳进行发掘时发现的,后成为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藏品。
公羊头和新月形金耳坠
在古埃及,公羊神克努姆是造物主之一,他头上有硕大弯曲的双角,象征其多产的特征和创造生命的能力。这件作品非常完美,几乎看不到焊接的痕迹,制作年代应属新王国时期。
克娄巴特拉七世雕像
应为克娄巴特拉七世早年的一座雕塑。女王头戴编成重叠小辫并分为三份的假发,齐刘海,其四方形下巴和略微下弯的嘴角被认为是公元前1世纪时埃及女性的典型面部特征。她在古埃及历史上是一位焦点人物,以“埃及艳后”著称于世。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上方附图中自右向左分别为象征复活的圣牛、死者与葬瓮、相对的木乃伊、面对面端坐表示日夜交替和生死循环的拉神,在最左边,站着的死者与狒狒向端坐在圣船上的太阳神祈祷,上方代表智慧神图特的鹮依稀可辨。
拉神雕像
拉神呈现为隼头人身,头顶太阳圆盘,双膝弯曲,膝盖顶部露出的双手握住象征真理、公正和秩序(玛阿特女神)的羽毛。拉神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他的崇拜中心是赫利奥波利斯(意为太阳城)。从第五王朝开始,古埃及国王被称为“拉之子”,说明“拉”的地位此时崛起。
彩绘镀金木乃伊面罩
这种面具的材料主要是亚麻布和纸草。最早出现在第一中间期,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死者个性,从而为之后中王国时期人形棺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乌扎特(荷鲁斯之眼)护身符
浅浮雕上勾勒出眼睛的细节。古埃及人把荷鲁斯的左眼想象为月亮,右眼则代表太阳。根据古埃及神话,在与赛特进行王位争夺中,荷鲁斯的左眼受伤,医药神图特使荷鲁斯的眼睛痊愈。古埃及人把新月变为满月视为荷鲁斯受伤的眼睛复明过程。可见,乌扎特护身符不仅能让患病的人康复,而且促使死去的人复活。
猫木乃伊
此木乃伊将猫的面部特征直接描绘在亚麻布上,缠裹猫身的亚麻布被编织成同心菱形图案。古埃及人对动物的崇拜到王朝后期达到鼎盛。其中,猫因为能捕杀蝎子、蛇、鼠等危害人类的动物,很早就受到埃及人的重视,并且从古王国时期开始成为宠物。
玛瑙质心形蜣螂状护身符
心脏在古埃及人的宗教及来世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人死后其心脏是否保存完好决定其能否死而复活。保存心脏成为制作木乃伊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有时候木乃伊制作师会用一个石制蜣螂状的心脏代替取出的心脏,认为它有助于死者赢得新的生命。由此可见,这个玛瑙质心形的护身符寓意非凡。
陶制伊西斯和荷鲁斯护身符
伊西斯坐在宝座上正在哺育她的儿子荷鲁斯(头部缺失),她的头顶上是象征王座的头饰。伊西斯在古埃及象征贤妻良母,其名字在象形文字中表示“王座”之意,表明了她在确保王位在其丈夫与儿子之间顺利传承中扮演的角色。
展览期间活动不断 与埃及法老一起过春节
金沙博物馆每年春节举行“太阳节”活动,今年的主题将是穿越古埃及。
为了增强特展的互动体验,金沙遗址博物馆将根据特展《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的文化内涵,开展一系列以古埃及文化为核心的手工比赛、系列知识讲座和大型纸板迷宫户外游戏,并为积极参与的观众准备了精美的礼物。每年春节期间,金沙博物馆都会举办“太阳节”(1月23日~2月12日),今年的主题就是“穿越古埃及”,两个崇拜太阳的古老文明将在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展览地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市青羊区青羊大道227号
展览时间:2017.1.24 ~2017.5.4 8:00~18:00(17:30停止售票)
太阳节期间 8:00~21:00
博物馆门票:80元(凭门票参观特展)
40元(太阳节期间)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