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史上最大规模的野生动物普查对动物保护意义重大
作为“大象普查”项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在博茨瓦纳统计大象数量,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航空调查项目。
供图:THE GREAT ELEPHANT CENSUS: A PAUL G. ALLEN PROJECT
撰文:Paul Steyn,国家地理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洲野生动物航空调查项目,“大象普查”(the Great Elephant Census,简称GEC)的初步发现表明,大数据对拯救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意义重大。
这项遍及非洲的动物普查由微软亿万富翁保罗•艾伦(Paul G. Allen)资助,于2014年2月启动,旨在对非洲大象数量有更深地了解。
从那时起,90名来自不同组织的研究人员已经加入该空中调查团队,对18个国家的大象数量进行筛网式空中统计。从闪闪发光的奥卡万戈三角洲到一望无际的乍得大草原,该团队的累计飞行距离已经达到46万公里。
这大约相当于地月距离的1.25倍,或是环绕地球飞行11.5圈。
“仅就飞行距离而言,这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查了,”Ted Schmitt在坦桑尼亚的热带旅游城市阿鲁沙边吃饭边说道,他是这次普查的技术开发高级项目经理。
Schmitt是一位来自华盛顿西雅图的技术人员,那里距离微软总部不远,他在谈到数据时明显变得兴奋起来。谈到将技术与动物保护两大领域进行结合时,他变得更加兴奋。
Schmitt和他的技术开发团队接受了保罗•艾伦的Vulcan Inc投资公司的慈善项目雇佣,该公司总部位于西雅图。他们建立了动物普查数据库,调查团队负责为中央存储提供数据和分析支持。
“如此数量的原始调查数据从未被汇集到一起过,”他解释道。“在此之前,所有信息都被储存在研究人员的笔记本中。因此,这可以说是本次动物普查的一大成就。如今,我们可以将所有这些数据发送给环保人士和非洲各国决策者。”
他表示,现场工作“几乎已经全部完成。Mike Chase刚刚完成了安哥拉的调查工作,这个国家此前从未进行过大象数量调查——因此我们对来自那里的数据非常期待。”Chase是非营利性组织“大象无国界”(Elephants Without Borders)的创始人,也是这次项目的首席研究员。
坦桑尼亚著名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鸟瞰图。针对该国大象的调查显示,近年来象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用于非法象牙贸易的偷猎活动。
供图:THE GREAT ELEPHANT CENSUS: A PAUL G. ALLEN PROJECT
在接下来几个月里,Vulcan技术团队会对调查员提交的最终数据进行复审,并于2016年3月将信息共享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作进一步科学审查,后者负责确定动物的保护现状。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会将这次新的普查结果添加到《非洲大象现状报告》中,该文件会为各国国内和国际间的大象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苦果难咽
对于非洲大象而言,这次普查的初步结果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最令人震惊的一项发现是,坦桑尼亚的大象数量剧减53%——从2009年估计的10.9万头跌到了2015年的5.1万头。《自然》期刊上最近刊登的一篇研究表明,坦桑尼亚成为东非非法象牙贸易的主要来源已经超过十年之久。
“我们预料到了大象数量的减少,但没想到会如此严重,”坦桑尼亚野生动物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Edward Kohi说道,该研究所为项目在坦桑尼亚的调查提供现场支持。
Kohi是一位热情但言辞温和的坦桑尼亚人,拥有大象生态学博士学位。他谈吐颇慢,语句之间伴有长长的停顿,仿佛是在提供时间让听者理解情况的严重性。“这颗苦果对于坦桑尼亚政府和所有人来说都难以下咽。”
据调查结果称,坦桑尼亚东南部生态系统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在塞卢斯禁猎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和鲁阿哈-伦格瓦保护区的连绵山丘上生活着坦桑尼亚80%的大象。
虽然有着这样的坏消息,Kohi仍对能获知如此重要的信息感到欣慰。“如果没有这些调查,我们原本还以为一切安好,”他说道。“这是在提醒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了。”
自从动物普查以来,塞卢斯禁猎保护区已经将区域内的安全保护措施强度提升了40%,有300余名骑警被派遣到了包括伦格瓦保护区在内的其他公园。
对坦桑尼亚调查的另外一项发现是,鲁阿哈国家公园内游荡的大象数量比原本以为得要更多。因此,坦桑尼亚政府将该公园的面积增加了2000平方公里来容纳它们。
上个月,坦桑尼亚政府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野生动物机构“坦桑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好更加高效地负责该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你已经能看到各个公园正在稳定下来,”Kohi说道。“展望未来,我们会更加频繁地协助进行调查,以监控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好消息
尽管大象数量大幅下降的国家除了坦桑尼亚之外还有莫桑比克(该国大象数量五年内便减少了48%),但这次调查也有积极的发现。
博茨瓦纳的大象种群数量保持稳定,2014年为129939头,与2013年时相当。乔贝、萨维提和奥卡万戈是象群在博茨瓦纳的主要分布区。
作为预计今年完成的“大象普查”项目的一部分,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是大象的避风港。
供图:THE GREAT ELEPHANT CENSUS: A PAUL G. ALLEN PROJECT
乌干达的大象数量有着惊人的上升,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偷猎猖獗时期的不足1000头增加到了如今的5000头。
整体而言,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自从2001年以来只减少了6%,考虑到该国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就显得尤为难得。但就局部而言,例如西北部的Sebungwe地区,可谓形式严峻:大象数量自从2001年以来已经减少了74%。
开源化
“这次大规模普查的数据很重要,”项目技术顾问Howard Frederick在阿鲁沙机场咖啡馆的采访中说道。
“但更重要的,”他说道,“是在未来将这种调查保持下去,以及调查所揭示出的大象数量变化趋势。实际的动物保护管理者们对于大象的绝对数量没有那么关心。他们真正想知道的是这些数字会随时间增加还是减少,这样才能采取对应的措施。”
从长远来看,Ted Schmitt和他的团队准备将技术改进得更为精确和更具可持续性,以适应非洲的野生动物调查。
例如,Vulcan的工程师们制作了一个独特的数据记录器单元(拥有专门开发软件的电脑),所有调查员将其放进飞机的驾驶舱内,以确保飞行在正确的高度和航线上。
“这些数据记录器是一个巨大的成功,”Schmitt说道。“我们已经将20个数据记录器发送给了调查员,并且已经在期待它的2.0版本了。但问题在于,”他补充道,“我们投入了大量技术将之开发出来部署下去,却无法得到持续性使用。”
“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大象普查项目中所有的应用程序和软件开发都是开源的。Vulcan的工程师们如今正在与坦桑尼亚野生动物研究所合作,来替换通用电气数据库过时的数据库系统。我们还在与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进行沟通,好做同样的事情。”
将所有信息综合到同一个系统之中,这样在比较大象数量的整体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就能明显顺利许多。
“这是大象普查项目很重要的一个部分,”Schmitt说道。“所有这些项目的幕后影响将会在洲际规模上为数据支持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巨大不同。”
(译者:红心之王)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