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去阿拉斯加不做这三件事就亏啦!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一块孤悬之地。南北战争后期,美国以720万美金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上购得,这个价格在今天来说叫白送,但当时对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个好买卖。彼时沙俄正受到英国威胁,为了在版图中隔断与英国的联系,决定卖掉毗邻加拿大的阿拉斯加,因为此时加拿大属英国殖民地。可惜,土地挂牌几年都无人问津。因为在发现金矿和石油以前,阿拉斯加被认为是不值钱的大冰库。
美国南北战争中,西方列强欲以瓜分美国,俄罗斯响应了美国的求助,派驻一只舰队进驻纽约港,为北方军队赢得了时间。于是美国人决定买下阿拉斯加作为答谢。今天,这桩曾让俄罗斯人得意的交易却成了他们永远的痛。
纯净世界
如今的阿拉斯加是旅游者的天堂
阿拉斯加如今也是旅行者的圣地。体验冰雪之美、观看狗拉雪橇大赛和拍摄北极光是必做的三件事。我每次到西藏都要为看到雪山欢呼,对雪山有神圣的崇敬情怀。而阿拉斯加山脉在高纬度形成的连绵雪山,虽然海拔没有青藏高原的高,壮美程度一点不逊色。安克雷奇是旅行者最常进阿拉斯加的入境地,一下飞机,目之所及全是雪山,随意驾车四处走走都是享受,以雪山为背景的车流非常诗意。而我体验冰雪的主要行程就是飞越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两个半小时的飞行,穿梭在山间和峡谷。
阿拉斯加州狗拉雪橇比赛以一个小镇的名字“伊迪塔洛”命名,全程达1000英里,相当于1600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艰难的比赛。此项赛事源于1952年,这一年在诺姆地区流行白喉症,需要从700英里以外的Anchorage取回药品,当时唯一可行的办法是用狗拉雪橇一站一站地传递。在途中,有一个小镇叫伊迪塔洛,狗拉雪橇比赛就以此镇命名。
“哥!要开赛鸟!好兴奋!”
看热闹的观众。
冲刺!
狼图腾
作为冬季北半球最重要的体育活动之一,狗拉雪橇大赛通常在安克雷奇举行。但由于今年安克雷奇遭遇暖冬,比赛的起点从原定的安克雷奇改到了500公里外的费尔班克斯。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几支队伍从费尔班克斯出发,开始了大赛的正式行程,整个行程通常历时9天,1600公里,获胜者可以得到5万美金和一辆皮卡车。这是一项相当于达喀尔的赛事,全程都有直升飞机跟踪报道,全球直播。
温情一刻
全民狂欢
除了狗拉雪橇大赛,费尔班克斯还是著名的“北极光之都”, 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地球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这是地球周围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地球磁场迫使其中一部分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所以极光只能在地球的南北极被看见。当它们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费尔班克斯就位于其中。
拍摄北极光,对我来说是一场极不寻常的体验。北极光出来的时间集中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所以我买了睡袋准备在车上等北极光。关掉引擎放下椅子,准备睡一会,穿着厚厚的鹅绒衣再加睡袋,半小时不到被冻醒,全身冰凉,不停哆嗦,只有把引擎打开供暖。守候、等待是必须的,但不是每天都有极光,要看运气、拼人品。零下30多度,大风,手几乎要被冻断。
有一天晚上,因为手机信号丢失,导航失灵,我只能在漆黑的山中摸索着前进。外面大雪纷飞,一种想去北极圈的冲动驱使我继续往前开,路况感觉还好,速度很快,蜿蜒的公路在车灯的照射下,车窗就像一块屏幕,我就像在玩电子游戏。一直开到麻木,开到我已经睁不开眼睛。已经凌晨快三点,荒郊野岭,没有信号,没有地图,就这样一直往前走,终于看到一个道班,有了灯光,有了人气,但是门口的牌子上写到“禁止进入”,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赶紧钻到院子里,关灯睡觉……梦中猛然惊醒,一个人在敲我的窗子,朦胧中也听不清他说什么,意思这里不能进入,让我赶紧走,还问了我去哪儿,我告诉他我到北极圈,他说我开这个车子去会太危险,会被kill……如果不是在道路的尽头被北美第三长河育空河阻断,我也许真的可以进入北极圈。路途中经过的一些小的村庄,非常美,至今难以忘怀。极致的美只在极端的环境,要想得到不同寻常东西,就要不同寻常的经历吧。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