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 湿地漂流之旅
根河是额尔古纳河最大的支流之一,发源于大兴安岭,蒙语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湿地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夏令营营地附近就是根河湿地的一部分。
刺激!额尔古纳的脉动撰文/邱见玥
品味了额尔古纳草原的清香,顺着大地微微的斜坡向下,不远就是湿地了。那些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仿佛是墨绿的色点泼在了淡蓝的湿布上,慢慢地浸染开来。然而,这里并非想象中那么宁静,不时传来的悦耳的鸣声在告诉我们,这里是生命活跃的天堂。还有属于我们的皮筏、划桨、顺流、逆流,和人人有份的水仗混战,肆无忌惮的欢笑一路漂流而来,也将被留在河流的浪花中。
漂流·快乐是会传染的
在营地附近,在广阔的牧场和群山中,飘逸如带的根河蜿蜒盘旋着,发出晶莹的光。这条发源于大兴安岭的河流造就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根河湿地。而我们即将踏上的根河漂流之旅,绝对是一项刺激的运动。
“漂流”可不是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还需要“划船”!人手一桨,必不可少。千万别以为桨越大越好,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量力而行”的原则是有道理的。在漂流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划桨,如果你拿了一个超过自己能力的大桨,很快就会筋疲力尽。一个充气皮筏大概可以乘10个人,分坐两边的时候还要考虑保持平衡,高手就在“船”尾掌舵。
我们顺根河而下,水流平缓时还可以偷偷懒,唱支歌,吹个牛,讲个笑话什么的。可要是遇着急流了,就得全船总动员,每人都要奋力划桨,以免皮筏子被河水冲到岸边的灌木丛或搁浅。
在有漩涡的地方,皮筏子还会来回打转,为了控制好行进的方向,我们还必须一会儿正划,一会儿逆划。有时候刚刚还好好的大晴天却突然下起了雨来,气温一下子骤降,感觉好冷,只好用力划桨来产生热量了。
累是不能避免的,但漂流的刺激早已盖过了身体上的疲惫,在经历过险境后我们还依旧说说笑笑。或许也是因为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当水流缓又遇到其他营员的皮筏子靠近时,大家便打起了水仗。嘿嘿,快乐是会“传染”的哦!就连老师也参与进来了。等我们顺利到达终点,还一直回味,仿佛没有过完漂流的瘾。
“大叶大,小叶小,大大小小龙牙草。”龙牙草是蔷薇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入药。
河岸·活跃生命的天堂
在湿地徒步是一件舒服的事。河岸的风景诱人:草丛、灌木丛、碎石滩不断地交替变化着,比看电影有感觉多了。河边水分充足,植物也就生长得更加旺盛,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姑且用“青翠欲滴”这个词来形容一下吧。
草丛是很多鸟儿的藏身之处。我们能听见草丛中传出来的精灵般的鸟鸣。只闻鸣声不见鸟,这把湿地衬托得更加静谧了。
虫子最多的也是草丛了,最常见的便是停在草叶上小憩的蜻蜓,有时它们也像侦察机似的贴近水面飞行,敏锐地扫描小飞虫的逃跑路径,乘机捕捉它们。最令人讨厌的是蚊子,个头都非常大,直接往人身上扑,简直就是微型战斗机。虽然好多人不喜欢虫子,但湿地森林却不能缺了虫子,虫子的存在养活了好多以它们为食的小型动物。虫子是森林里最活跃的细胞,维持着这里生命的轮回。
河流给湿地带来了生机。且不说这里的植物比草原上的茂盛,就连停留在叶尖上的蜻蜓也在展示生命旺盛的一面。除了使用相机,像邱见玥一样给蜻蜓写生也是不错的记录方法。
灌木丛里生活着许多鸟,鸬鹚什么的,常常被我们发现立在比较高大的枝头上,它们就像瞭望望塔上的警卫,特别警觉,要是我们弄的声响大一点,它们就会迅速逃掉,不像白鹡鸰和野鸭,白鹡鸰还能挺大方地在人跟前跳“摆尾舞”,而野鸭则在我们的筏子前方表演起了潜水特技,让我们都惊叹不已。碎石滩往往是水边鸟儿的歇脚地,它们喜欢在那儿作短暂停留,之后又起飞,继续搜索河里粗心的鱼,除了白鹡鸰爱在那儿散步,找些小虫子填饱肚子。
不过更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筑在小树上的马蜂窝,还真隐蔽,不注意还看不出来,不过最好还是别惹它们吧,被马蜂蛰可不好玩。
听说河边的碎石中很可能混有玛瑙,它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凝聚物,主要产于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也产于沉积岩层中。河边的碎石也许来自当地的沉积岩环境。当皮筏子在岸边作短暂停留时,大家都跳下皮筏子,对那成片的多彩石头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三三两两地埋头找漂亮的石头,似乎都希望能捡到玛瑙。还有不少孩子围作一团,比试着谁的“收藏”更好看。我也不例外,在河滩上找了好几块漂亮的石头,可老师说,没有一块是玛瑙。看来,找玛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湿地带给我们的喜悦是说不完的,何止我写的这些呢。那清澈的河水不息地流淌着,仿佛是仙女的泪,把人的心灵都洗濯得更加无暇了。
想成为漂流中的NO.1,不仅要挑选合适自己的桨,划船的时候还得齐心协力。当然,鲜艳的救生衣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少可以挡住点“敌人”的水仗攻击。
逃离!去湿地里撒欢撰文/王钰茜青草头和超人小队!
七月末,暂时离开北京的湿热天气,我跟随《博物》夏令营来到了额尔古纳!额尔古纳神秘而美丽,特别是我们的湿地之旅,感觉更像是一次快乐出逃。
营地不远处就是根河湿地,这里不仅有灌木丛,还有奇特的冻融地貌,俗称“塔头”。就是一棵棵草长在高高凸起的地上,连接成片。老师说这种现象多出现在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湿地中,冬天天气寒冷,土地中含有水分,会被冻住;夏天天气炎热,冰都融化了,没有植物根系驻扎的地方,泥土就会被融水冲走,如此一冻一融,年复一年,就形成了塔头。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些塔头挺像一个个青草的脑袋。什么?太恐怖了?
所谓湿地,就一定有水。不错,根河正是从这片灌木中流过,每逢过河,张书清老师,还有李维尼(李凯老师因为笑容可掬,也有传闻是体型比较像维尼小熊而得名),就成了辛苦的搬运工,把没有穿凉鞋的人载到对岸。而我们这些穿凉鞋的人就要幸福多了,脚下冰凉的河水和头顶上的烈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花的飞溅顿时驱走了炎热。
一棵棵草长在高高凸起的土包上,连接成片,俗称“塔头”,属于冻融地貌。
第一次啊!我居然在河中看到了青蛙卵!可爱的小生命在太阳下还闪着光,我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又把它放回了河里,希望它们能够顺利长大。
“植物人”张超老师的“导游”,让我们不错过路上的花花草草。“大叶大,小叶小,大大小小龙牙草”的独家口诀你记住了没?而“鸟人”赵超老师自然更关注我们头顶掠过的鸟儿,想要看到更多的鸟,必须要保持安静!算上之前的搬运工超人们,简直是超人小队!
根河上的水上大战
不能不说漂流!这可是最爽的事了!老师告诉我们,在国际上漂流分为六个级别,从四级开始就要有专业的资质认定证书了。世界上漂流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尼泊尔,因为那里有足够的落差和非常合适的水温,而我们这次去的根河漂流是最初级的一级漂流。可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我们从营地乘着一辆大卡车,向河边驶去。头一次坐卡车的车厢,宽阔的草原上只有我们的车在土路上飞驰,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摇曳的青草,风在耳边呼啸而过,感觉真好。眼前的牛群飞快掠过,我们很快到达了根河。
绿头鸭,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泊的芦苇丛中。据说,大部分家鸭是由绿头鸭驯养而来,是家鸭的祖先。
稍经培训,我们便分乘6艘皮艇起航了,一开始我们还是遥遥领先,后来因为有些松懈,不幸被2、3号船追上了。于是平静的河面上就上演了一场水上大战,“敌人们”不停地用桨往我们这边撩水,由于我们船上女生多一些,最终寡不敌众,被他们浇了个透!还被他们超过了。回头看看别的船,也都“开战”了。嬉笑声,船桨拍打水面的啪啪声,水滴溅落在身上的哗哗声,像一首欢快的歌,为宁静的河谷带来了活力!
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路程的大半,前进的方向却变为逆流而上。乌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遮住了太阳的笑脸。风低声吼着,逆水又加上逆风,大家体力不支,我们的“船”半天都不能前进,没办法,只好找了个小岛停下来。紧接着雨点下来了,每个人脸上一副凄惨的样子,大家都说我们好像鲁滨逊啊!
幸好草原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旅程继续!不一会儿,水流见快,我们一路穿梭在急流和枯木中,途中还看到有别的成年人来漂流,结果掉到了水里。当时心中就产生了一阵小兴奋:我们还是很强的!
(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